服務電話:400-621-6806
地址:天津市武清區國際企業社區A5號樓四層,301700
郵箱:info@kmdbioscience.com
卡梅德生物(KMD?Bioscience)多年來致力于細胞生物學技術研究,擁有經驗豐富的實驗技術人員,多年從事流式細胞儀操作,積累了豐富的細胞操作經驗,技術成熟穩定,操作流程規范標準,保證為客戶提供真實可靠的結果??返律飸{借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完備的細胞培養平臺,采用先進的流式細胞儀等多種精密儀器,結合特異性的檢測試劑,能夠讓客戶在短時間內得到滿意的流式細胞儀檢測報告和實驗報告,體驗高質量的細胞流式檢測服務。另外,卡梅德生物具有多樣化的數據處理分析系統,能為客戶提供從細胞處理、上機檢測到數據分析等一站式技術服務,還可提供售后技術咨詢,解決客戶問題,滿足客戶需求。
細胞流式檢測技術(Flow cytometry,FCM)是一種快速測定單個細胞或細胞器的生物、物理和化學特性,并根據這些特性將所需要的細胞或細胞器進行定量分析和分選的技術??捎糜贒NA倍體分析、細胞內蛋白質和核酸的定量研究、細胞分選等,同時也應用于腫瘤細胞篩查和表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細胞表征、病毒感染檢測等醫學領域。
卡梅德生物能夠為客戶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懸浮細胞、貼壁細胞或從實體組織分離的單細胞懸液和其他生物顆粒(例如:胞內細胞因子)的流式細胞檢測服務,并且可以對胞內的DNA、RNA、蛋白質及細胞表面抗原等多種參數進行分析,以解決客戶難題,支持客戶的項目研究。
?
細胞流式檢測服務主要實驗流程:
?
樣本要求:
?
樣本種類 |
樣本要求 |
細胞樣本 |
* 細胞達到檢測所需數量(細胞周期1×106、細胞凋亡3×106),生長良好無污染,來源于人、小鼠、大鼠及其他種屬 |
新鮮外周血 |
* 24h內采集的EDTA或肝素抗凝全血,人血5ml左右;小鼠或大鼠血1-5ml |
?
卡梅德生物交付的內容:
?
?
--剩余樣本
--細胞染色成像照片
--詳細的實驗報告(包含完整的實驗流程及結果分析)
?
服務優勢:
--多年細胞流式檢測服務經驗,在實驗方案設計、樣品制備、數據分析等方面確??茖W性、準確性和可靠性
--先進的細胞實驗室,完備的細胞培養平臺,精湛的實驗操作水平,檢測效率高,短時間內即可出具流式檢測報告
--擁有先進的流式細胞儀等重要儀器,檢測數據更準確,靈敏度更高,上樣量小,節約樣本和試劑
--提供詳細完整的實驗報告,包括實驗原始結果,細胞檢測的實驗步驟,數據分析的結果整理以及進一步分析
--提供從細胞培養、細胞染色到圖片拍照,數據分析等一站式技術服務
?
如何訂購?
?
如果您對我們的服務項目感興趣,請直接撥打熱線電話:+86-400-621-6806或發送郵件至info@kmdbioscience.com
?
參考文獻:
[1]?Vora, N., Shekhar, P., Esmail, M.?et al.?Label-free flow cytometry of rare circulating tumor cell clusters in whole blood.?Sci Rep?12,10721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14003-5
[2]Li, L., G?rgens, A., Mussack, V.?et al.?Descrip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 multiplex bead-based flow cytometry method (MBFCM) to characterize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serum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Cancer Gene Ther?(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17-022-00466-1
[3]Subramanian, R., Tang, R., Zhang, Z.?et al.?Multimodal NASH prognosis using 3D imaging flow cytometr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characterize liver cells.?Sci Rep?12,?11180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15364-7
[4]Valdivia, A., Tarín, F., Alcaraz, M.J.?et al.?Performance of a flow cytometry-based immunoassay for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binding to SARS-CoV-2 spike protein.?Sci Rep?12,?586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04565-1